宿遷電動小鏟車,宿遷電動小鏟車廠家
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宿遷電動小鏟車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1個相關介紹宿遷電動小鏟車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江蘇,浙江一帶的人有的那么富裕,他們大都是做什么的?
我老家浙江金華的,我姐她們家開了個小廠做外貿床上用品,一年產值3000多萬吧,一年能賺個200-300萬。
10多年前靠借了10萬塊錢起家的,那時候夫妻倆起早貪黑,什么都是她們倆自己干,從拿訂單,到制版,到進布,到生產,到驗收,到封裝,到出貨。一條龍,節約一個人就節約幾萬成本。
那時候那么辛苦,一年賺的也不多,大概10-20萬,后來慢慢量起來就賺的多了,基本都是10%左右利潤。這么多年積累了一些資金,有幾千萬吧。
家里花200-300萬在縣城買了套三層別墅,前面有院子,后面有菜地,裝修花了100來萬。給兩個小孩在杭州各買了一套房,好幾年前了,那時候房價還沒那么高,共花了700-800萬。幾年前在義烏買了兩個攤位(就是沒有隔墻的商鋪),不過現在不值什么錢了,一年收個10-20萬租金。
我們那邊大部分人都是比較有錢,賺錢的機會多一些,信息靈通一些。機靈一點的基本都能像我姐她們那樣開個廠,一年賺個百八十萬。不想那么操心的就在家打打工,一年賺個10萬20萬也是沒有問題的,還能照顧到家,生活過得蠻滋潤的。
但是也有那些好吃懶做的,很多條件也很差的,吃了上頓沒下頓,靠政府救濟金生活。
其實都一樣,只要你勤勞、肯苦,在哪里都能過上好日子。
我是北方人,在南方工作快10年,認識了一個常熟的朋友,我們比較談得來,對他家的情況大概了解一些。
他家是拆遷比較早,拆遷以后由政府統一規劃,建聯排別墅,聽他說后來再拆遷的房子就只能選多層了。所以他家也是趕上了,他們現在住的是小別墅,旁邊有大型的菜場,有一次他發了一張買菜的照片給我看,說實話當時挺震驚的,我沒有想到一個鎮上的菜場竟然那么大,側面也能反映出他們那邊的發達。
他是獨生子,他爸近幾年身體不太好,辦了病退,領一份基本工資,在家里待著養身體,看病的花銷社保基本能覆蓋,自費的部分很少。他媽退休了,后來又去學了月嫂,現在鎮上做月嫂,他媽現在領一份退休工資,還額外掙一份月嫂的工資。
他以前不想壓力太大,不愿在上海買房,后來突然改了主意,又決定在上海買房子,家里一下子拿出兩百萬給他付了上海的首付,他家只是常熟某鎮上一個普通的家庭,絕對算不上富裕,但他們這種家庭條件,在我們北方來說,真的算是很富裕了。
我想想我們縣城的雙職工家庭,辛苦一輩子出來,滿打滿算能拿出50萬給孩子買房的也很少。可他們那里,一個普通農村家庭拿個一百多萬出來給孩子買房很平常,我私下里思考過這個問題,發現主要是大環境的差異造成這樣的區別。
我那個朋友大專畢業,他爸媽讀書估計也不算多,參加工作比較早,他們那里就業機會比較多,村里有廠,吃住都在家,額外開銷很少,比較容易攢錢。
我們北方村子里有廠的很少,農村人工作的頭幾年,生活開銷很大,就算掙一樣的錢,能攢下來的也很少。
我們村里有個女孩子,長的也不好看,也沒有學歷,就是嫁到江蘇那邊的農村,日子也過的不錯。她們家里,四個人掙錢,都在村里的廠子上班,吃住都在家里,生活很穩定,開銷也小,她們家每年攢上十幾萬很容易。她那種還是沒有學歷,沒有專業技術的普通農村家庭。
所以我認為江蘇,浙江那一帶的家庭,普通的打工族也很多,并且這種家庭,靠著幾十年的穩定積累,過得都還不錯。
家家都是百萬別墅,這種說法肯定過分了。不過從統計指標上來看,江浙地區相對于其他省份確實是比較富裕的。
至于江浙地區做什么致富,這實際上就是主導產業的問題。江浙兩省的主導產業還是有差異的。兩地都是以制造業為主的,相對來說江蘇的產業更重一些,浙江的產業更輕一些。
江蘇的制造業當中,鋼鐵,機械,造船,化工,電子的地位比較高。浙江的制造業當中,紡織,塑料,小商品在國際上很有競爭力。另外,依托阿里巴巴和義烏小商品市場,浙江的電子商務行業發展的非常好,不過這不屬于制造業而屬于第三產業。
提問當中所描述的場景,應該是來自江陰華西村。華西村實際上是打著農村牌子的工廠。早在六七十年代,華西村就開始自辦工廠,改革開放以后憑借著自辦企業迅速繁榮起來。時至今日,華西村的這些企業發展其實并不是很好。現在主要依靠政治資源投入來維持運轉。而且必須指出的是,家家小別墅,存款數百萬,指的是核心華西村的村民。也就是當年最早和村支書吳仁寶一起創業辦工廠的那批村民。后來并入到華西村的村民,沒有辦法享受這么好的待遇。而且華西村作為一個樣板,并不能完全代表所有的江浙農村。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宿遷電動小鏟車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宿遷電動小鏟車的1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