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哪個工地需要裝載機,延安哪個工地需要裝載機工
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延安哪個工地需要裝載機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1個相關介紹延安哪個工地需要裝載機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吳三桂因何血洗陜西省蒲城縣?
1649年4月5日,歷史名城陜西蒲城經歷了史上最慘烈的浩劫:明末叛將吳三桂率關寧鐵騎破城而入,并血洗蒲城。此事雖然在正史中記載的不多,但《蒲城縣志》卻詳細地記載了這件事。
(吳三桂劇照)
那么,吳三桂為何要做出如此殘暴的舉動呢?
說起來,1649年絕對是攝政王多爾袞的多事之年。
先是自己的弟弟,36歲的豫親王多鐸被天花奪去了生命。
要知道,多鐸可是清王朝“戰神”級的人物。他參戰無數,戰績斐然。作為一母同胞的弟弟,只要派他去攻城掠寨,多爾袞從來不擔心他拿不下來。
所以,多鐸的去世,讓多爾袞猶如失去一條臂膀,對他的沉重打擊,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引發舊疾。
順治初年,雖然南明弘光政權、李自成軍被清軍相繼摧毀,但全國各地的反清活動還是暗流涌動。特別是漢中地區,甘川陜三省要地,民風剽悍,由于清軍南下,漢中守備空虛,反抗更烈,一些原已降清的將領再次揭竿反清。
順治二年(1645)底,漢中總兵賀珍在漢中起兵反清;孫守法、武大定等分據興安、徽州等。一時間,漢中頻頻告急。平定李闖軍后回鎮錦州的吳三桂被多爾袞再次起用,出鎮漢中。順治五年(1648)四月,吳三桂離京西征。他的搭檔“墨爾根”侍衛、定西大將軍李國翰已先期到達漢中。
臘月,大同總兵姜瓖在大同起兵反清。姜瓖原為明將,先后降李闖降清。降清后備受冷落,連軍餉都難以為繼。順治五年九月,英親王阿濟格為防喀爾喀蒙古進犯,駐防大同,引起姜瓖警覺。姜瓖起事后,全秦各地群起響應。
延安營參將王永強順勢叛清。王永強原為邊民起義軍,后招為明將,兵敗降李闖,再敗降清,仍授為延安營參將。降清后,王永強的日子并不爽。更讓王永強氣憤的是他的殺母仇人王正志于順治五年八月出任延綏巡撫,這可是王永強的頂頭上司。
王永強與王正志系同鄉,都曾為邊民起義軍,兩人因爭軍功招致不和。后,王正志殺害了他的母親。聽聞大同總兵姜瓖起事,王永強率部響應,殺向仇人王正志的駐地榆林,殺死王正志。其弟王永鎮也起兵殺死了延安知府宋從心。豪強高有才與王永強相互呼應,在神木揭竿。一時間,陜北一帶遍地烽火。王永強率部攻下延安后,一路南下,所到之處,重創清軍。清地方官員或殺或囚或降。靖遠道夏時芳被殺,宜君知縣賈士璋全家自縊,榆林道孫士寧投降王永強。1649年三月,王永強到達蒲城,直指西安。
順治六年(1649)三月十三日,吳三桂、李國翰率部到達咸陽,決定兵分三路直指延安。二十三日,吳軍與王永強部在流油鎮以北遭遇。王永強部多系邊民,剽悍善騎射,吳三桂軍大敗。吳三桂見硬拼不成,只得智取。他令士兵將頭盔衣甲戰馬等丟棄不顧,佯裝倉惶跑路。而王永強部在爭拾棄物之際,吳軍回頭反撲。是役,王永強部7000余人被殲,王永強戰死,王永鎮逃脫。
隨后,吳三桂向蒲城發起攻擊。在戰斗中,吳三桂險些被炮彈擊中斃命。事后,多爾袞曾要求吳三桂有戰事不必沖鋒陷陣,只需發縱指示即可,這是后話。吳三桂降清以來,鮮有敗績,此戰被吳三桂視為奇恥大辱。清軍破城后,惱羞成怒的吳三桂展開血腥屠城,萬余名百姓被戮,清軍將百姓家財搶劫一空。老百姓無處藏身,一些人紛紛躲進南北兩塔中。吳三桂指示清軍用煙熏塔內百姓,致塔內百姓窒息而亡。
吳三桂血洗蒲城,于私來講,為平心頭差點命喪蒲城之恨;于公來講,亦為震攝川陜各地風起云涌的叛清活動,殺一儆百。
吳三桂(1612年6月8日—1678年10月2日),字長伯,一字月所,明朝遼東人,祖籍江南高郵(今江蘇省高郵市),錦州總兵吳襄之子,祖大壽外甥。明末清初著名的政治、軍事人物。明崇禎時為遼東總兵,封平西伯,鎮守山海關。崇禎皇帝登基,開武科取士,吳三桂奪得武科舉人。不久,吳三桂又以父蔭為都督指揮 。 崇禎十七年(1644年)降清,在山海關大戰中大敗李自成,封平西王。順治十六年(1659年),吳三桂鎮守云南,引兵入緬甸,迫緬甸王交出南明永歷帝??滴踉辏?662年),吳三桂殺南明永歷帝于昆明。同年,晉封為平西親王,與福建靖南王耿精忠、廣東平南王尚可喜并稱三藩。 康熙十二年(1673年),下令撤藩。吳三桂自稱周王、總統天下水陸大元帥、興明討虜大將軍,發布檄文,史稱“三藩之亂”。 康熙十七年(1678年),吳三桂在衡州(今衡陽市)登基為皇帝,國號大周,建都衡陽。建元昭武,同年秋在衡陽病逝。追謚為開天達道同仁極運通文神武高皇帝。其孫吳世璠支撐了三年之后被清軍攻破昆明,三藩之亂遂告結束。
在吳三桂這起伏跌宕的一生中,曾經指揮手下兵馬做了一件人神共憤的事就是血洗陜西蒲城縣。據康熙五年的《蒲城縣志》和《清世祖實錄》上記載,“三桂、國翰遂屠之,殺戮萬余人,匕筋無遺”。說明了吳三桂確實曾屠了蒲城縣,入城后殺了一萬多人,搶光了所有東西。吳三桂血洗蒲城,是在清初攝政王多爾袞染病、鐵帽子王多鐸去世的歷史背景發生的反清復明的起義事件。這二位仁兄健在時,是沒有人敢造次的,尤其是多鐸。雖然死較的早,但多鐸在清入關的諸多重大戰役中,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乾隆送他“開國諸王戰功之最”的美譽。他死后,再加上多爾袞的每況愈下,全國到處起義。
面對反清的起義軍,多爾袞震驚之余,又頗有些分身無術的感覺。原來,清軍大部分兵力都在南方,一時抽調不回來。而大同又緊臨北京,一旦姜瓖攻入北京城,才把皇城遷徙到北京城的滿清王朝,就不得不卷鋪蓋重回關外了。所以,多爾袞只得抱病率軍,前往大同鎮壓起義軍。多爾袞前往大同了,就不得不把鎮壓王永強的重任,交給一直“未授之以事權”的降將吳三桂。
清順治六年(1649年),王永強與高有才高舉復明反清的大旗,率領大軍從延安南下,一路來到了蒲城。蒲城的百姓熱烈歡迎義軍入城,并且在文廟設立崇禎皇帝的靈位,舉行了一場隆重的祭奠活動。但不久之后,滿清的鷹犬吳三桂聞訊,率大軍而來。當即,王永強帶兵迎戰于富平流曲川。王永強所帶領的士兵多從“三邊”抬募的勁卒,驍勇善戰,初戰大敗吳三桂的關寧鐵騎。
第二天,吳三桂帶兵再戰,并且用計佯敗,并將衣甲馬匹丟棄遍野,這邊義軍不知是計,哄搶吳軍地上丟棄之物,一時間義軍陣腳大亂。吳三桂趁機率領大軍反撲,義軍不敵,王永強在撤退中陣亡,義軍頓時大亂。而吳三桂趁機親率大軍進攻蒲城,守城軍民發炮轟擊,吳三桂差一點被炮彈擊中,惱羞成怒,親自督軍攻城。但終因寡不敵眾,不久之后,吳三桂攻破了城池,并且下令大軍血洗蒲城,一時間血流成河,死者無數。并且百姓的財物也被一搶而空。最后,千年古城成為一片廢墟。
而吳三桂做出這么可恨的事原因就是此戰吳三桂關寧鐵蹄損失巨大,恨由心生,在戰斗中吳三桂差點被炮彈擊中。還有就是二是表現自己對清朝的忠誠;三是殺雞儆猴,血洗蒲城,拿蒲城開刀,以儆效尤。通過這種鐵血手段,令百姓不敢再反清復明,甘愿做順民,其心可誅!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延安哪個工地需要裝載機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延安哪個工地需要裝載機的1點解答對大家有用。